千余次护送任务无一失误,微山湖上有一条秘密交通线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陈丹 通讯员 白文娟
“横跃江淮七百里,微山湖色慰征程。”抗日战争时期,为突破敌军层层封锁,在鲁南、华中地区有一条秘密交通线,是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至山东、华中两大战略区的“必由之路”,而微山湖区洽洽是这条交通线的必经之处。
这条湖上交通线,不仅安全护送刘少奇、陈毅、肖华等在内的一千多名干部往返,还承担着运送物资、传递情报的重大使命,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交通线的重新使用
这条秘密交通线,东起津浦铁路沙沟车站以西的彭楼,西到湖西单(县)虞(城)抗日根据地,其中水路约20公里,路上70多公里。因其处在华北、华中日伪军的结合部,又有津浦铁路与京杭大运河纵贯,这里敌人的据点、哨卡密布。1935年以来,该交通线经过多次中断,终于在1942年重新畅通。
“1942年7月,我父亲张新华作为微湖大队大队长,接到湖西军分区司令员邓克明、政委潘复生的命令,负责在微山湖区接送刘少奇同志。”张新华的二儿子张斌说,当时,刘少奇代表中央到山东视察并指导工作后,由山东分局驻地临沭县朱樊村返回延安,路过微山湖。那个时候,微山湖周围是敌占区,日伪据点密布,碉堡林立,封锁沟、封锁线纵横交织,只有微山湖是山东通向延安的唯一交通线。
8月的一天拂晓,刘少奇一行10余人在115师教导二旅旅长曾国华的陪同下,与铁道大队队长刘金山、副队长王志胜、政治委员杜季伟等护送人员赶到湖堤接头地点,与在此等候的张新华接头后,登上小船沿王鲁河前行,穿过芦苇荡,慢慢驶向湖心,到达大捐村。刘少奇及随行人员下船后,暂时在一个芦苇密布的沙峪上落脚,住在刘钦田夫妇的大船上。随后,湖西军分区十团参谋长郑统一率队来到微山湖西岸迎接刘少奇,并安全护送刘少奇至丰县顺河集。第二天夜间,湖西地委驻地单县终兴区薛孔楼,并在停留几天后,继续向延安进发。